华夏基金赵宗庭:短期疫情扩散不改芯片行业需求边界扩张| “基金佳问”第四期
芯片、半导体、5G概念等科技板块,作为疫情期间为数不多涨势喜人的细分领域,今年以来领涨A股市场。科技主题基金以及科技ETF爆火,备受投资者的追捧。尽管近半个月内各细分领域跌多涨少,仍有大量基民投入“抄底”资金。
搜狐财经《基金佳问》栏目,对话各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基金经理,结合目前经济形式,解读不同行业细分领域的投资策略,展望各行业板块中长期的投资机遇,为投资者讲解如何“避雷”挑选有潜力的基金产品。
做客本期《基金佳问》的基金经理,是来自华夏基金的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赵宗庭,本期的分享主题是短期受市场动荡影响的芯片ETF走势以及芯片ETF的选股逻辑和中长期投资方向。
赵宗庭现任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具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华夏基金研究发展部产品经理、数量投资部研究员。
2017年4月起,赵宗庭开始在华夏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目前赵宗庭管理华夏芯片ETF、华夏沪深300ETF及其联接基、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华夏消费ETF。他所管理的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上市3天成交额超26亿元。
近期受海外疫情持续扩散影响,美股两周内四次熔断,国内股市持续动荡。3月19日开盘,三大股指高开,沪指报2727.02点,跌涨0.92%;深成指报10150.78点,涨1.32%;创业板报1921.97点,涨1.54%。
在全球股市受挫严重的背景下,芯片等概念股由于“内忧外患”,也难抵下挫趋势。据同花顺显示,半个月内,芯片概念跌9.25%,5G概念跌5.49%,半导体跌8.07%。
不过,今日开盘,经历了大幅下跌的科技概念板块迎来“回暖”迹象,其中,5G、云计算、华为概念、芯片概念等涨幅走强,盘中分别涨1.53%、1.21%、1.05%以及0.77%。芯片概念个股方面,天津磁卡、光库科技领涨,盘中涨幅均超9%。
短短半个月内,科技板块从领涨走向调整。海外股市动荡之下,科技板块的短期回落,也让投资者们如何选择最适当的投资方向,适时的调整投资策略增添了难度。
从细分领域来看,芯片行业细分领域众多,芯片行业龙头分散在各个细分领域,目前国内存储芯片产业链处于快速成长期,疫情在海外持续扩散,对国内对外出口贸易等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势必会一定程度阻碍科技类企业成长。
华夏基金的赵宗庭表示,芯片行业细分领域较多,科技板块尤其是芯片行业是研究门槛较高的行业,研究壁垒非常高。投资芯片行业,行业主题类的ETF可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针对科技股短期回调,赵宗庭表示,受全球疫情扩散的影响,芯片板块股价已发生较大回调,但从产业趋势和前瞻判断出发,短期疫情扩散不改变行业需求边界扩张,在国产替代+景气复苏+政策红利+资本助力的四大逻辑下,仍然坚定看好优质龙头公司。
基金佳问:新冠疫情的冲击在持续,特别是海外疫情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也导致近期国外的很多科技类企业股价大幅下挫,你认为这种下跌是因为恐慌导致,还是市场预期疫情已经将影响到相关行业的景气度,从而导致个股不被看好?
赵宗庭:我觉得这是由于海外新冠疫情扩散导致恐慌,进而引发市场系统性的下跌,VIX恐慌指数从10多点飙升至80多点说明了这一点,但有意思的是,海外科技类企业整体下跌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比全市场指数更多。
比如:标普500指数今年的最高点是2月19号那天,之后就发生了持续的回调,截至3月16日,标普500全收益指数累计下跌29.41%,标普500通信及信息技术全收益指数下跌28.62%,纳斯达克100全收益指数下跌27.71%。
上述两条科技类指数的回调幅度都是低于标普500指数的。可见,在海外市场,科技类企业相对更投资者青睐。
基金佳问:从市场需求看,今年1-2月因为疫情影响,手机的出货量已经明显下滑,华为也调低了它今年的出货量,对2020年的手机出货量下调了20%,今年预计出货量在1.9亿部至2亿部之间。终端需求的下降,对芯片行业会产生何种影响,芯片的需求是否也会下降?
赵宗庭:华为手机2017年出货量是1.53亿台,2018年是2亿台,2019年是2.4亿台,据外媒报告,华为内部公布2020年的销量目标将下调20%,对芯片行业整体影响不大。
因为,国产手机还有其他像OPPO、Vivo、小米等品牌,而且国内也有部分供应商给三星、苹果出货。华为下调预期出货量短期对国产化有一定影响,但中长期来看,OPPO、Vivo、小米也会不断提升国产化率,国产化大趋势仍在持续。
基金佳问:此外,疫情在海外持续扩散,对国内对外出口贸易等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而科技类企业会受什么影响,是否也会遭受到冲击,冲击将会集中在哪些领域,投资者是否需要规避这一风险?
赵宗庭:新冠肺炎疫情导致1-2月中国贸易增速骤降,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以美元计)从去年12月的7.9%骤降至今年1-2月的-17.2%;进口增长从同期的16.5%锐减至-4.0%。
但是从商务部3月12日新闻发布会上,我们了解到,尽管整体运行承压,但我国外贸潜力大、竞争力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市场能力都很强,呈现出一些亮点。
一是企业新兴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升,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升3.7个百分点至51.8%。
二是集成电路、汽车等部分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逆势增长,分别增长10.5%和0.3%。
三是大宗商品等进口保持增长,原油、铁矿砂、煤等大宗商品进口分别增长16.7%、19.3%和27.8%,合计拉动进口增长3.2个百分点。肉类进口量增加69.6%,其中猪肉增加1.6倍。
四是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充沛,跨境电商充分利用线上下单、“不见面”交易等优势,化危为机,积极拓展业务,展现较强适应性和自主发展能力。可见,芯片等科技类企业受到的冲击目前来看较小。
目前受疫情较为严重且与我国产业密切相关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最密切相关的产业是芯片和汽车,但这两国的疫情大幅度改变我国相关企业供应链的可能性不大。
相反,日韩芯片企业若受疫情影响停产或减产将为国内芯片企业打开进口替代的时间窗口,实力较强的企业或可竞争海外市场,芯片国产替代有望迎来强力助推。
基金佳问:芯片投资逻辑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国产替代,近期大基金二期将要实质性投资的消息也传出,从芯片产业逻辑看,大基金二期的重点投资会在哪些方面,投资者可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