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千余名教师竞逐AI教育创新,绘就县域教育数字化新图景
2025-09-30 10:55 来源: 互联网 阅读量:3309
9月29日,由沅陵县教育局主办的2025年沅陵县首届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大赛颁奖总结大会在沅陵一中圆满举行。这场覆盖全学科的赛事,吸引县域1462名教师报名参与,最终评选出539项获奖成果,通过“培训—应用—竞赛”闭环模式,为县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沅陵样本”,直接惠及当地5 万余名学生。
此次大赛分设信息素养赛与应用案例赛两大类别,信息素养赛聚焦AI教学基础技能考核,重点检验教师智能工具操作与数字资源整合能力;应用案例赛侧重实践创新转化,要求参赛作品结合教学场景解决实际问题,两类赛事形成“基础+提升”的能力培养体系。
沅陵县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师培养项目自2024年12月起启动,开展分层培训,首期针对70名信息科技骨干教师开展“AI+学科”深度融合专项培训,培养县域AI教育“种子教师”;2025年3月开展第二期全员培训,1300余名全学科教师参与,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分组研讨的模式,系统教授智能备课、虚拟实验设计、AI学情分析等实用技能,有效推动教师从“技术使用者”向“教育创新设计者”转变。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只有将AI深度融入教学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沅陵县教育局局长张丙文在大会上表示。此次赛事得到了帕拉卡的技术支持与欧美同学基金会的公益助力,目前参训教师开发的AI教学案例已在县域60所学校落地应用,构建起“技术赋能+教师发展”的教育数字化基础框架。
图:沅陵县教育局局长张丙文
大会现场的作品展示环节成为亮点,17位获奖教师代表分享创新实践,作品有的利用AI模拟天体运动,突破传统实验局限,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可视化;有的创设3D沉浸式教学场景,并嵌入AI数字人实时答疑,提升课堂互动性。“人工智能就像教师的‘超级助手’,通过培训和大赛,因材施教从理想照进了现实。”鹤鸣山小学教师刘栋的分享引发在场教师共鸣,协同共创及跨学科深度融合让教学设计与课堂形态焕发新生。
“沅陵的实践实现了从AI工具应用到模式创新的关键突破。”帕拉卡专家点评指出,当地教师在AI教学中构建起了问题诊断、技术适配、效果验证的科学认知链,精准匹配县域学情特点,为全国县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据了解,沅陵县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切实提高全县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携手多方共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建立沅陵特色人工智能教育,助力实现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
责任编辑:胡编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技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