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制船舶LED可变色信号灯“变色龙”亮相中国国际海事会展
(作者:李严琦)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旗下“极光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LED可变色信号灯“变色龙”,凭借技术突破性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极光团队携“变色龙”亮相中国国际海事会展
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是兼具学术交流、产品展览与贸易合作属性的大型国际海事活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8届。作为中国与国际海事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核心桥梁,该展会不仅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运、港口等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还在海事技术研发、经贸合作对接、船舶融资服务、安全保险规范、环境保护标准制定等领域发挥着关键协调促进作用。历经30余年发展,展会获得国家相关部门、上海市政府及国际海事界的高度重视,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亚太地区权威海事盛会,其影响力与规模在国际同类展会中位列第二。本届展会吸引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余家企业参展,接待6万余名同行专家、学者。
在本届展会上,“变色龙”信号灯的登场备受关注,它直击了传统船舶信号灯系统的行业痛点。传统船舶信号灯系统为满足国际航行安全规范要求,需在罗经甲板两侧设置多盏单色信号灯,单侧需安装9盏信号灯,两侧共计18盏。该配置不仅占用甲板空间、增加设备维护成本,还存在照射盲区问题,那就是两盏照射角度为180°的环照灯之间会形成不可见区域,且灯桅间距越大,盲区范围越广,对航行安全构成潜在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的倪伟平女士牵头组建“极光团队”,并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倪伟平女士创新提出引入LED可变色光源技术的想法,通过精准控制LED灯芯的不同发光模块,使单盏信号灯能按需发出红、白、绿等不同颜色的灯光,并可随时根据需要新增模块,扩展颜色需求,实现了“一灯多色”的革命性突破。这项技术直接将船舶信号灯数量从传统的18盏减少到6盏,在大幅简化船舶信号系统结构、降低设备部署与维护成本的同时,有效消除了照射盲区问题,为船舶航行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该项创新技术迅速得到船舶灯具厂商的认可,双方合作推进研发,使产品很快进入试验和验证阶段,最终成功研制出SDARI第一代变色信号灯(产品名称“变色龙”),并受邀在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展示。
信号灯简介
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历来是创新技术走向市场的重要平台,能够在这个展会上亮相的产品和技术,不仅代表着技术先进性,更意味着其具备广泛应用的潜力。展会期间,来自挪威、新加坡、德国等海事强国的行业专家围绕“变色龙”信号灯展开深入交流并给予高度评价。德国某船舶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主管表示:“之前我们也尝试过研发变色信号灯,但在模块稳定性上一直有瓶颈,这在复杂航行场景下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变色龙”的模块集成方案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未来我们计划与“极光团队”展开技术合作,将这套模块方案引入欧洲船舶灯具市场,填补当地高端变色信号灯的产品空白。”新加坡某海事咨询公司负责人则关注其商业化潜力:“东南亚港口雾天多,传统信号灯辨识度差,“变色龙”的调光功能很契合这里的航行环境,我们已计划推荐给进出新加坡港、巴生港的散货船与集装箱船试用,后续还将根据试用数据制定区域适配的推广方案。”挪威某航运企业技术总监也指出:“该产品实现了信号灯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集成的转变,在简化甲板设备布置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了航行安全。”
如今,“变色龙”信号灯凭借LED低能耗特性与高效变色功能,已在国内远洋船舶中实现批量应用,出口订单也已覆盖至东南亚、欧洲等海事需求旺盛的地区。未来,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安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节能化、高效化已成为船舶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趋势下,“变色龙”信号灯有望以其显著的技术优势,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船舶航行安全提供可靠支撑。